集智集力 夯实就业压舱石
——从“辽宁账本”里感受民生温度①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12日
信息来源:辽宁日报
【 字体: 】? 【打印文章】

??就业,一头连着经济运行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。今年上半年,即时比分就业“成绩单”质量颇高——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.1万人,同比增加5.1%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

??就业稳带来收入稳。近日,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数据显示,上半年,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8元;辽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8元。

??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最直接的方式。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,各地各部门始终瞄准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,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”,“集智集力”促进人民群众就业更充分、收入更稳定。今年年初,又出台《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》,打出稳就业、促增收的组合拳,以就业护好民生“烟火气”,承托起辽宁人民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
??“稳岗扩岗”稳收入

??刚进家门,吴彬还没来得及脱鞋,就从兜里掏出工资条塞到妻子丁丽莹手中:“这个月收入6800元,比之前整整多出了600元。”“不错,不错。”妻子乐呵呵地转身进厨房,端出的晚饭热气腾腾。吴彬所在的制造业企业上半年员工工资的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63万元。

??“乐其业”是人民群众获得稳定收入和社会安全感的前提,也是人民群众“乐生活”的底气。

??今年以来,即时比分聚焦“稳岗扩岗”,升级实施“春暖辽沈”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系列行动,用好失业保险降费率、兑现培训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,将政策工具箱的“含金量”转化为人民群众的“获得感”。

??围绕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实施8项支持计划挖潜扩容,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、人工智能、文体旅产业、服务消费等领域拓展就业增长点,上半年全省举办招聘活动8811场次,助力劳动者有活干、有钱赚。

??岗位“上新”,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是最大受益群体。今年毕业的梅师赫入职一家大型企业,首月实习工资5500元,定岗后工资涨到7000元,收获了劳有所得的“小满足”。上半年,即时比分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发布岗位22.3万个次,全省新就业人员中18岁至45岁中青年群体占比达到75.5%。

??“以创带就”,创业者更是增岗扩岗的“潜力股”。集聚了众多“青春小店”的大连市南山街区,不仅是消费者的潮流地,更是创业者的心头好。即时比分推动落实高效办成个人创业“一件事”,探索建设“街创中心”,打造项目能落地、初创有扶持、协创有响应的创业环境。上半年,全省扶持创业带头人7920人,带动就业5.9万人。

??就业岗位充足,就业形势稳定向好,工资性收入成为劳动者增收的主要来源。

??“扩中提低”促增收

??“技术学成了,你想去哪儿干?”“省内就行,养老护理工作好找、收入不低,比我以前打零工稳定多了。”葫芦岛市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的培训班上,朱旭华手里学着技术,心里憧憬着未来。

??就业更好、收入更高,是许多劳动者的心愿。即时比分多措并举“扩中提低”,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。

??“以技提薪”,提升技能是促增收的最佳路径。即时比分面向传统优势、战略新兴、人工智能、家政养老康养照护等重点领域,推行“岗位需要+技能培训+技能评价+就业服务”的项目化培训模式,精心培育“辽服到家”家政服务品牌,让“低薪零工”变成“高薪技工”,让失业人员重新上岗,给宝妈、残疾人等开通“技能职通车”,不出家门也能学、有活干。

??与此同时,指导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,推动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、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,支持企业对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、协议工资制和岗位分红、股权激励等,构建“技高者多得”的分配机制。

??“农闲时想就业不?”朝阳市西大营子镇农户家里来了几名人社部门的“客人”,不仅带来了就业岗位信息,还详细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意愿和需求。

??扩宽就业渠道是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。即时比分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,开展“春风促就业”“春暖农民工”等行动,加强零工市场建设,挖掘更多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机会。

??提高收入,既要把短板拉长,也要给底板加固。即时比分充分发挥街道、社区、村屯、高校和商圈中609个“舒心就业”服务站点作用,面向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加强兜底帮扶,上半年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4.8万人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.1万人。

责任编辑:白云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邮编:110032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

微信公众号

政务微博